智尔康名医

会员登录|注册

中 医 园 地

中医药草方剂

5361 2 3 4 5 6 7 8 9 10 ... 27

※方剂名※温脾汤

※方剂出处※温脾汤,出自唐·《备急干金要方》。

※组成※大黄四两(12克)、附子大者一枚(9克)、干姜二两(6克)、人参二两(9克)、甘草二两(3克)。

※用法※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临熟下大黄。现代用法:大黄后下,水煎服,每日3次。

※功效※温补脾阳,攻下冷积。

※主治※脾阳不足,冷积便秘,或久利赤白,腹痛,脐周疼痛,手足不温,口淡不渴,苔白,脉沉弦。

※临床医案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、慢性肾脏病、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、阑尾周围脓肿等病症。

※方解※温脾汤为温下著名方剂,治证系由脾阳不足,寒积中阻所致。此时单用攻下,必更伤中阳;纯用温补,则寒积难去。以附子补温脾阳,大黄攻逐积滞;干姜助附子温阳祛寒,人参和甘草益气补脾。

※现代研究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大黄中大黄鞣质能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,抑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,使BUN、Scr随尿液排出增加和增加粪氮的排泄。大黄素通过抑制细胞DNA的合成,从而抑制人肾成纤维细胞分裂殖,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。

※方歌※温脾附子大黄硝,当归干姜人参草,攻下寒积温脾阳,阳虚寒积腹痛疗。